呼吸道疾病高发季,这样“吃”出免疫力
营养专家建议食物多样化,低龄儿童可加餐,老人食物要易吸收
新华社图
近期,支原体肺炎感染、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进入冬季高发期,加之支原体、病毒、细菌等多种致病因素混合感染,给孩子的治疗、康复带来难度。孩子们抵抗呼吸道疾病,营养非常重要,家长们需要在饮食上对孩子的营养进行加强,以此提高孩子抵抗疾病的免疫力。如何通过饮食提高免疫力11月28日,三湘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胸科医院营养科主任、副主任技师张胜康。
■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陈亚男 颜觅
病例:孩子支原体肺炎,住院5天瘦了3斤
“之前很焦虑孩子的学习,现在觉得,健康就是最好的。”28日一早,长沙市民罗颜靓就来到咸嘉新村菜市场,买了新鲜的虾、鲈鱼、里脊肉,准备中午给上三年级的儿子赵文文(化名)做顿好吃的。
赵文文今年9岁,上周肺炎支原体感染,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5天,刚刚康复回学校。“孩子全身起红疹,白天晚上一直咳,做了几天雾化。”罗颜靓担忧地表示,孩子住院一直没胃口,瘦了3斤。出院时医生反复交代,回家把营养跟上,增加抵抗力,避免再次感染。
昼夜温差加大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,身体容易被病毒或细菌感染,此时,人体需要更多能量和营养素来对抗病菌。张胜康提醒,营养对于免疫系统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,在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,应注重健康膳食,增强自身免疫力。
建议:应注意膳食搭配,这样吃更健康
老人、儿童作为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高发人群,要怎么选择食物张胜康支招。
儿童青少年每餐的膳食应该做到这些:每餐吃主食,适当增加全谷物、杂豆和薯类的比例,包括玉米、小米、燕麦、荞麦、红薯、绿豆等。适当增加鱼、禽、蛋、瘦肉、奶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含量高的食物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每天至少吃300克蔬菜、200克—350克水果,多选应季、新鲜、深色蔬果。
食物合理烹饪,多用蒸、煮、炖或凉拌等烹调方式,少用煎、炸、烤等烹调方式。少油和盐,饮食清淡不油腻。足量饮水,首选白水,少量多次饮水。
建议2岁至5岁儿童做到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;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,如奶类、水果、蛋类和坚果,配以少量松软面点;每天饮奶350克—500毫升,饮水600克—800毫升。
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,吃好早餐;每天应摄入300毫升以上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。
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,应合理选择动物性食物,猪肉、牛肉、鱼肉、鸡肉可以换着吃,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。要吃奶类和豆制品,此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,易消化吸收。通过平衡膳食和身体锻炼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,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。
连线
多地发布通知:不带病上班上课
当前,全国多地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,儿童感染人数增多。近日“学生边输液边做题”这一话题引发关注与热议,对此,多地发布通知,倡导合理安排。
11月25日,北京市委教育工委、市教委表示,要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健康安全,做好师生健康监测,确保师生不带病上班上课。
11月27日,山东省教育厅印发通知,倡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“健康第一”的教育理念,有效应对当前山东省多种传染病叠加流行风险,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健康。
11月23日,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公众和相关单位要积极采取科学、规范的防控措施。措施中提到: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,避免带病上课。
11月24日,河北省邯郸市疾控中心也发布防控提醒措施,措施中同样明确:教师和学生感染流感、新冠、肺炎支原体后,不得带病上班上学;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,避免带病上课。

